第一百一十七章 琵琶行

道姑初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重生之道门巨商最新章节!

    主持人是个是个二十五六岁,身材高挑的姑娘。</p>

    穿着和门口签到的姑娘们一样的青花瓷旗袍,显然是酒楼的司仪。</p>

    她的声音如清泉流淌,洋洋盈耳。</p>

    “各位新老藏友们,大家好,相信很多老藏友们都还记得我,我叫龙轻烟,是泰初酒楼的司仪。”</p>

    “我们的斗宝大会已经在泰初酒楼连续举行了五年,每年都会有很多意义非凡,或者价值连城的私人收藏在这里展示和交流。”</p>

    “这样的活动本身,对于我们古玩圈的发展壮大就有着深远的意义,相信今年藏友们的藏品依然会一如既往的精彩纷呈。”</p>

    “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评委,这位是天都市博物馆的王玄之馆长,精通所有类别的古玩。”</p>

    “这位是天都大学的江一鸣江教授,在于出土古物方面有很深的造诣。”</p>

    “这位是天都博物馆负责瓷器项的陈秋之主任,这位是负责书画类的莫一凡主任。”</p>

    “四位都是在咱们天都古玩界,乃至全国都声明赫赫的专家,也是这个活动的主要发起人。”</p>

    随着主持人的声音,几位坐在主席台上的古玩界名宿专家,都微笑着冲台下的藏友们挥手点头示意。</p>

    “他们每年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筹备,参加这个活动,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通过古玩了解我们的历史。”</p>

    “今天大家的私人藏品能让他们鉴定和分析,相信所有的藏友们都能对藏品,还有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p>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签到顺序,请出今天的第一件藏品,唐代曲项琵琶,收藏者,纳兰云。”</p>

    一个约莫二十来岁,梳着随云髻,穿着渐变唐装襦裙的少女,抱着一把紫檀木背料的琵琶袅袅娜娜走到台上。</p>

    少女分别对着台上的四位专家和台下的藏友们行了一个唐式常礼。</p>

    “这是一把盛唐时期的传世琵琶,既然是第一个上台鉴宝的,在鉴定这件器物之前,我想先用它来弹奏一曲浔阳夜月,请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琵琶最盛行时,它的工艺达到过怎样的水准。”</p>

    少女穿着齐胸十破间色襦裙,火红的红莲盛开在衣襟和双肩上,随云髻上步摇轻颤,退到主席台侧面斜斜对着所有人坐下。</p>

    叮咚声起,一段优美的旋律迅速流淌在会场内,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谈。</p>

    这首琵琶曲有十段,每段契合不同主题。</p>

    从江楼钟鼓到欸乃归舟,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层层递进,如春风鼓荡,桨击浪涌,又到轻柔缥缈,幽静安详。</p>

    收藏古玩的人对古乐器的欣赏水平一般都不会低,而且这个纳兰云的琵琶造诣也极为高超。</p>

    像尧然然这样的音乐小白,都沉浸于这美妙的旋律中久久无法自拔,更勿论那些有古曲鉴赏能力的藏友们。</p>

    一曲作罢,余音绕梁,过了两三分钟后,全场开始响起热烈的掌声。</p>

    不管她的琵琶是不是盛唐时期的产物,光这手琵琶技艺和装扮,就已经能让今天到场的所有人将她的名字,和这把琵琶铭记于心。</p>

    纳兰云款款走到王馆长面前,将琵琶小心翼翼交到他手中后,又走到主席台左边站定。</p>

    王馆长拿起琵琶仔细看了看,又交给旁边的江教授研究了一番,俩人低声交流了一下后,王馆长将琵琶的正面立起来朝着看台方向。</p>

    “这个琵琶,背料取的是小叶紫檀木的根部,而且是整块老料做的。山口,六组,凤枕,转轴部分则是用的象牙。”</p>

    “根据琵琶的工艺和材料的风化纹来看,确实是盛唐时期的琵琶无疑,而且整个琵琶用的,都是在当时来说最珍贵的材料。”</p>

    “这种曲项琵琶是南北朝时期从波斯传入中原地区的,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这个乐器的发展史上有件非常出名而且有趣的故事。”</p>

    “后魏到北齐时期,曹婆罗门一家三代的琵琶演奏技艺都非常高超,均为琵琶国手,称曹氏琵琶,深受帝王宠。”</p>

    “然后到唐代,曹保一家的曹氏琵琶,声名更加显要。有趣的是这家也是祖孙三代。”</p>

    “第二代曹善才是唐代教坊第一流乐师,曾任梨园供奉,有句很出名的诗句,叫天颜尽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说的就是他弹奏完以后,没人敢起来拨弄其他的乐器。”</p>

    “到第三代曹纲就更厉害了,他右手的拨子功,力如风雷,名噪一时。”</p>

    “他的薄媚尤其受当时文人雅士追捧,白居易等诗人纷纷为他作诗,被誉为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p>

    “由此可见琵琶一艺在盛唐时是多么盛行。”</p>

    “而这把琵琶产于盛唐,工艺和用料均为最佳。”</p>

    “不过因为没有攥刻制作者的名字和工坊,基本排除是皇家乐府乐器的可能,大约为王侯将相或者富贾之家私人工匠所造。”</p>

    “即使如此,能保持这种品相,音色如此完美,其价值也无法估量。”王馆长说完,微笑点头示意纳兰云将琵琶拿走。</p>

    像这种场合,除非藏友主动询问,专家们一般都不会轻易为藏品估价。</p>

    一方面的原因,是这个活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圈内藏友互相交流学习。</p>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古玩的市场价格会随时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剧烈变动,而且私人成交价格和拍卖行的成交价格也是天差地别的。</p>

    排在纳兰云后面展示的藏品是一方田黄石直钮印章,为明代禹州知府官印。</p>

    这个官印依然属于杂项,只能由王馆长和江教授来最终判断,不过因为田黄和官印这种东西很对男性收藏者的胃口,所以另外两名专家也忍不住拿来欣赏鉴定了一番。</p>

    田黄石产自寿山乡,寿山溪两旁水稻田下,因为呈黄色而得名田黄石。</p>

    因为历史以来都只在这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发现这种石头,早就已经开采殆尽。</p>

    物依稀为贵的道理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p>

    古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如今,上乘的田黄更已是无价之宝,说是一两田黄三斤金也毫不为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