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之思二

播情浪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播情浪子文集最新章节!

    红楼梦居四大名著之首,并有“红学”之说,且因为对红楼梦的研究方法不同又分为“考证”“索隐”等派别。但不论那一派,何种学说,相信都是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上。红楼梦若是一个“百宝箱”要窥其中的宝藏,就必须找到开启的钥匙,还要知道开启的方法和密码。读红楼梦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也需要相当的人生经历,更是智力的考验。红楼梦的人名就是一个非常有趣味的哑谜,其中的主人翁“贾宝玉”三个字就藏着无尽意味。虽然猜这样的哑谜并不是读红楼梦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但猜一猜也无关大雅,至于猜得对不对就姑且不论。

    “所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此论见于王国维之红楼梦之精神一文。我认为此论符合雪芹妙意。若此论成立,则“宝玉”二字可解为“宝欲”或“饱欲”从“饱欲”之说则意即“饱暖思淫欲”耳。想“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孔子云:“食色,性也”据圣人此说,此“欲”宁不称人间之“宝”乎?而整部红楼梦大旨谈情,此情谈的就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谈的就是“食”和“色”但这“男女之欲”和“色”又必须在“饱暖”的前提下,故宝玉(饱欲)之“欲”即“男女之欲”即是“色”之欲;“饱暖”越无忧,男女之欲越盛“色”之思越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生在温柔富贵乡,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婴之族,其“男女之欲”其“色”之欲亦是超越常人。贾宝玉的“饱暖思淫欲”之“欲”用警幻的话说就是“意淫”警幻说:“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如今尔辈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可心领而不可口传,可神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警幻的话解释了宝玉之情和欲。

    宝玉之“欲”以“意淫”为盛,不是说他没有行而下的“男女之欲”应该说他是对“色”的欲望远远超过了行而下的“男女之欲”的欲望。而“色”之欲又发乎为“情”警幻说:“好色即淫,知情更淫”从警幻的这个论点出发,宝玉这“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可谓是真正的“好色之徒”了,只是区别于常人的是宝玉的“好色”表现为“知情”的“意淫”一句话,宝玉的“意淫”也就是“知情”与“好色”

    警幻又云:“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这是世人“情欲”的发端。宝玉之“淫”与“情”皆如此。故宝玉的“情”和“淫”都是“悦其色”的结果。而这“好色”二字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眼睛看到的悦人眼目的外界的美的集合。诸如自然间的青山绿水,风花雪月等,以及宝玉眼里的水做的女儿。而这水做的女儿在宝玉眼里是美的极至,是其最爱的“意淫”对象。宝玉的“好色”意即“唯美”二字而已。“好色”的第二层含义即是“意淫”也就是“情”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由“悦其色”而升华为“恋其情”达到精神层次的“好色”这是宝玉身上所体现的,也是世人难以理解的地方。世人知道长腿蜂腰翘臀的小妞养眼,却难以理解真情至性的“情”亦是人间的真美所在。

    红楼梦的大旨谈情其实是从“谈”到“悟”的过程。其云空空道人的经历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其实也是作者写此书的情感历程,同时也可作为后世读者读红楼梦的层次境界的划分。值得一说的是此四句偈语式的话我有一问:“为何因空才能见色?难道不空就见不到色吗?”这是作者打下的“闷葫芦”其余的三句都好理解,惟独这第一句“因空见色”不太容易。其实,我的问题就是答案,在作者眼里,只有扫除世俗的一切固有的“色”的观念和障碍,把世俗之见一扫而“空”方能看见真美真“色”这也是读红楼梦的要求和不二法门。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理解作者妙意,理解书中的宝玉,理解红楼梦所谈之“情”为何物,理解前文所谈的“色”和“好色”为何物,才能解“其中味”读红楼梦,是不可抱着世俗的眼光和心态的。否则,全是对牛谈情了。

    宝玉(饱欲)之“情”与“淫”皆源于“好色”而“好色”乃人之本性,亦是人之大欲也。宝玉之“好色”之欲尤超越常人,故其苦恼悲痛也尤胜过常人。“欲”之越浓烈,苦痛和烦恼越深。但当这苦恼和苦痛达到极端时,则又必然寻求解脱的办法,而解脱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绝情,二是绝命。绝情者出世,大智大慧;绝命者死而无畏,却为情之懦者。试想在没有“情”和“爱”的世间里,活着比死需要更大勇气。

    红楼梦中的金钏投井,司棋、尤三姐之自绝,情之懦者也;妙玉、惜春、紫鹃、宝玉之出世,情之大智大慧者也。

    宝玉的出家当属“自色悟空”关于这点,想续书亦不出雪芹之原意。当黛玉(待欲或待玉)死后,(饱)欲之希望已灭,情自死。书中有一段还玉奇文(还玉即还欲),抄录如下:

    “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而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哪里来的?”宝玉一时对答不来。那和尚笑道:“你的来路还不知,便来问我。”宝玉本来颖悟,又经他点化,早把红尘看破,只是自己的底里未知,一闻那僧问起来,好象当头一棒,便说:“你也不用那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那僧笑道:“早该还我了”

    上面抄录的文字中,和尚的那一句妙问可谓是机锋:“我且问你那玉(欲)是从哪里来的?”要回答此问,即前文已经讲过的人之“好色”之本性而已,表现在宝玉身上则“唯美”二字。古之圣人说:“食色,性也”色和性从来就没有分离过,也永远不会分离。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爱美是人类特有的抽象思维的起源,而艺术的美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在远古的时代,原始的人类也许仅仅因为一块美丽的石头而唤起并产生了美的意识,于是,这块美丽的石头归头领所有,最后成了权利的象征。这块美丽的石头从此被赋予了抽象的含义。在古代的人们,对心仪的情人有送“定情物”的习俗,送的东西都是一些精美的随身物品,比如荷包,手镯,手帕等。红楼梦中的宝黛之恋就是通过一块手帕定的情,此也“红楼”佳话之一“红迷”名之曰:题帕三绝。再者小红和贾芸的恋情也是通过一块手帕牵起的缘分。古人送的这些东西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一是自己随身的物品,二是虽不必是贵重东西,但必是精美的物品。在他们眼里,这些美的符号代表了情和爱。到了现代,情人间送的是玫瑰,结婚要交换结婚戒指,玫瑰更是成了爱情的代词。可见,情爱和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情爱的实质就是爱美之心的升华。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人固有的大欲。美创造了人类的抽象思维。红楼梦是一部“唯美”的情话,也是一部美的破灭的悲剧。爱美之心是情和爱的根源和归宿。贾宝玉的出家鲁迅说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其实,更是爱美之心和情欲的希望的破灭。

    宝玉之前又一贾字,贾宝玉即假宝欲,那什么又是真呢?对于情灭后的宝玉来说,也许世俗的一切都是假吧。能看破此欲(玉)之假的人又有谁呢?若说此欲是假的人,那人生对他也是假了。

    红楼梦最后的观点是“情”和“色”都是空的,其“欲”也是假的。这也许是宝玉和雪芹的悲哀。宝玉在面对人生的苦痛和感情的挫伤没有找到心灵的出路,最终只能是绝望后的逃避了此旧帐。能看破“美”的人,必能舍“情”“情”既能舍,人之何“欲”可存。但我想人性中的爱美之心和那追求美的精神是不灭和不可改变的,所以人世间的情爱也如野草一样不会灭绝。可毕竟人世间自以为不幸的人多,自欺的人也就多了。

    诗曰:

    叩问芳情众莫知

    为护花心竟作痴

    淫情好色天生成

    何妨风流快意时

    2009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