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茶可清心文集最新章节!
母亲节侧记
清晨,我为小宝做了她最爱吃的水煮虾。
她爸爸一边剥虾,一边循循善诱地说:“小宝,今天是母亲节,知道么,是妈妈的节日,你怎么祝贺妈妈呀?”
小宝转动着黑亮的眼珠,想了想,把手中剥好的虾送到我嘴边,奶声奶气地对我说:“妈—妈—吃—虾!”
我轻轻地张开嘴,眼里已然一片湿热。小宝才两岁,似乎也懂得了感恩,感谢妈妈的生养之恩。今天,我也很想把一只剥好的虾放进妈妈嘴里,可是妈妈却不在我身边,她在千里之外南京的一个疏落的郊区呢。
一串平凡的数字,成了我和妈妈之间最柔韧的牵系,也成了今日最不能触碰的电码。我从早上一直犹豫到晚上,还是没有拨动那一串相思的密码。我知道,电话的那一端,声音交融的那一刻,我定会潸然泪下以至于勾起妈妈的忧伤。后来,夜深人静了,我终于平静地坐在电脑前,饱醮着思念之情,写下了这些浅淡的文字。算是对妈妈的一点菲薄的回报吧。
你在我心里
也许,早就该写写妈妈了。
可是,这么多年了,我始终没能坐下来,认真地写一写她。
有时,就是这样,越是亲密的人,反而越是不敢轻意落笔。因为一支笔能写下来的,始终显得单薄。然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妈妈的影子重重叠叠地走过来,像五月的石榴花一般用力地刻画着女儿的心,笔笔生色,朵朵动情。
妈妈,是怎样的一个妈妈呢?也许你要问我。其实,我也一直在问自己。
我想,在我心里,妈妈是这样的吧——
妈妈,是一个美丽端庄的妇人。年轻时,她形体丰满,肤色净白,目光清澈,鼻梁高挺,嘴角时常漾着笑,留齐耳的短发,整个人看起来很精神,很美。爱擦一点雅霜,淡淡生香。一直是那种短发精干的样子。后来,居然见到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黑白的,两寸见方,大概是妈妈刚嫁给爸爸时侯照的,她站在木格子窗外的梧桐树下,穿着月白的褂子,两条油亮的麻花辫子垂在胸前,脸上荡漾着青春的笑容。这一张照片,彻底颠覆了妈妈在我心中的印象。那时已经上了高中的我,心里有一种很重的恍惚的感觉,原来妈妈曾经也是村子里的“小芳”呢!如今,妈妈五十多岁了,人清瘦,似秋菊,每次听林忆莲忧伤无奈地唱道“动也不能动,也要看着你,直到看着你的发线,有了白雪的痕迹”我都忍不住刻骨铭心地想她,想她青春逼人的样子。我小时侯,也一直留短发,妈妈没有时间为我梳辫子,等我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留了长发,长长地垂到腰际,像妈妈当年的头发那样又黑又亮。非但头发,连眉眼、鼻子、大模样儿,都越长越像妈妈。每次回老家,上了年纪的老人见到我,都说我是妈妈年轻时的翻版呢。为此,我很感激,妈妈把生命、青春和美全都给了我。
妈妈,是一个书香四溢的妈妈。小时侯家里穷,省吃俭用才念完小学,上了初中又遇上文化大革命,孜孜不倦的学业终究半途而废了,成为妈妈一生的憾事。但是,在妈妈,读书的习惯却养成了,即便是当年一天到晚不是围着锅台转就是围着庄稼转、不是围着孩子转就是围着爸爸的厂子转的时侯,再大的操劳,也没有耽误她看书,这让她看起来比身边的村妇多了几分文雅高昂的气质,经起事来也比别人多了几分胸襟和气度。早年间,她走路时遇见一张小纸片也会捡起来看看,自己看过了,还会挑一些字,由浅入深地教我和弟弟认识。所以,在小学之前,我基本上已能自己读书了。一直到现在,大半生过去了,容颜可以老去,青春可以变黄,许多事物都改变了,对于妈妈,唯有读书的习惯雷打不动,即便现在老眼昏花了,连认个针都要找小孙儿帮助,独独见了书报,目光炯炯。如今,有时侯,我看见她坐在那里,远远地举着一张报纸,费力地凑近明亮的光线,极虔诚地阅读的样子,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感动。我之所以喜欢文字,与生俱来的喜欢,大概就是来自妈妈。在我的生命里,妈妈是最早将书香注入我的灵魂的那个人。
妈妈,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妈妈。小时侯,妈妈是村里少有的巧妇,剪裁缝纫织绣样样精通,巴掌大的碎布在她手上都是有用的,七拼八凑就给我做成一个别致的新书包。斜挎着新书包,神气地走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里,我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妈妈赋予我的与众不同。这种感觉,从一件件生活的细枝末节里蔓延出来,伴着我渐渐长大,让我总有足够的自信面对一切。当然,如今的孩子再也无法理解,那时拥有一个新书包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今天的孩子啊,再也无法享受那种珍贵的感觉了。冬天的时侯,常常深夜人静了,如豆的灯光下才闪出四根细长的竹针,牵着长长的彩色绒线,在妈妈怀里不知疲倦地钻来钻去,不消三五日就织成了一件毛衣;剩下的一个个小线团,经过另一个晚上的缠绕,又会生成一副小手套、或者一个围脖。在那些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我常常被妈妈全副武装,针织围脖裹着头、小手套护着手、厚实的棉衣加身、千层底的红棉鞋一步步穿过清瘦的白杨树林,去上学。冬晨的阳光,清新灿白,那些落尽了叶子的杨树枝被斜斜地印在冷硬的土路上,像古旧瓷器上斑驳的冰纹。除了早起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四周是无边无际的寂静,村野才有的寂静。天地间,美好得只剩下温暖。温暖,是一粒种子,妈妈亲手种下的种子,这么多年来始终醒在我的心里。
妈妈,是一个勤劳坚韧的妈妈。妈妈出身寒门,却生性好强,坚忍精干,一向任劳任怨,勤俭持家。打我记事起,妈妈就像一架上紧了发条的机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昏天黑地。爸爸是个散漫的人,早年开榨油厂时又常常奔波在外,一个六口人的小家庭、一个将近二十人的大家庭、整个榨油厂的后台管理,以及八九亩地里的三秋四季,都是妈妈一个人弹钢琴般地操持着,有时还免不了落些埋怨。她从来都是咬紧牙关,不事争辩,也不说苦叫累的,她说她相信,苦心人,天知道。我却不知道,妈妈柔弱的身体里到底有着怎样的力量,丝一般地抽之不尽?可是,无论多么劳苦,妈妈总能把平凡的日子调理得有滋有味。在榨油厂居住的那些年间,偌大的院子被妈妈种满了花花草草、瓜果与青蔬。春天的时侯,窗前的小花坛里,好一派姹紫嫣红。夏天的时侯,妈妈摘下一只嫩得能掐出水的小葫芦,切成细丝,清炒了,倒进早已冰好的面条里,与青椒末、葱花、蒜蓉、盐、醋以及香油等佐料一起,做成清凉可口的葫芦拌面,一家人围坐在木桌前,在热得蝉声嘶哑的午后,直吃得心凉如水,满口余香,久不能忘。如今,徐徐回望,频频感念,是妈妈教会了我,只要倾心尽力,再怎么庸常的日子,也能采集到味之不尽的甜蜜来。
妈妈,是一个善良仁厚的妈妈。她胸襟宽广,待人和气,一心向善,慈悲为怀,在老家那一带是出了名的“好人”有一年夏天,一个家乡遭灾的外地妇女,拖着两岁的孩子来逃难,流落到我们这一带,被妈妈遇见了,在日子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不仅好饭好菜地收留了几日,临走还送几十元的盘缠并一包衣物给她们,感动得那女人泪流不止。对待老人,妈妈更是以实际行动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古训作了最生动的诠释。家里的老人,她自是孝顺有加;素不相识的,她也会记挂在心。当年,后街有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婆,守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傻瓜儿子,以乞讨为生。那老太婆常年衣衫褴褛,腥臭不堪,在街上讨要,路人见之皆绕道而行。唯独妈妈不嫌弃她,常常叫到院子里来,打上半盆清水,让她洗洗手脸,捧去半盏茶水或者一碗饭菜,让她坐下慢慢吃;临走,再往她篮子里塞些吃、穿、用的东西。有一年冬天,风烈,雪大,听说老太婆家的茅草房被风掀去半面,妈妈还托临近的村人给她捎去一床半新的蓝布褥子。老太婆眼不明,但心明,无论走过哪里,都抹着眼泪夸赞我妈妈。妈妈常说,吃亏是福,做人长久。人啊,不能贪了小名利,丢了大气节,更不能忘了本!在妈妈这种朴素的人生观影响下,我们像树一样长大了,健康而茁壮,不亢不卑,不枝不曼,无论在哪里,都会站直了身子,舒展着枝叶,努力撑起一片绿荫来。
妈妈,是一个
妈妈,是一个让我言之不尽的妈妈。这么多年来,无论世道如何艰难,无论时空如何改变,我的存在一直让她频频受累,我的成长一直让她时时操心,我的一切都成了她一生之中山高水长的挂念,尽管过去也常常不理解她,惹她生气,让她担心,使她苦痛。可是,在今天,当我也成为一个母亲的时侯,才终于学会了从女人的角度去认识她、理解她、爱她——一个在时代的洪流面前身不由已的女人,以及她的辛苦、操劳与挣扎,她的柔弱、困厄与眼泪,她的容忍、退让与委顿,她的倔强、坚韧与精明,她的愁苦、郁闷与悲愤,她的和善、慈爱与宽厚,她的愉悦、欣慰与幸福如今,落花流水春去也,留不住,终究留不住她的年轻、她的美貌、她的丰采,无论她曾经是多么美好的女子!每天每天,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看着她的发线,被白雪点点覆没;看着她的眼角,被皱纹深深刻画;看着她的容颜,被岁月的急流一遍遍冲刷无论我多么用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刻不容缓地苍老下去!
妈妈,我今天坐在窗前,想用我的笔留下你年轻的样子。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我能画出你的眉目,却画不出你的丰韵;我能画出你的襟怀,却画不出你的气度;我能画出你的举止,却画不出你的神采;我能画出你的微笑,却画不出你微笑背后无穷无尽的酸甜苦辣妈妈,我能画出的,始终只是妈妈的冰山一角呀!
妈妈,请原谅我终于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笔,因为无论我怎么用力,一支笔能写下来的,始终还是单薄的。妈妈,在这个天下母亲所共有的节日里,我是那么地想你,以至于一首小诗也会把我深深地击中,一首平淡如水却让我热泪盈眶的小诗。诗中吟出的着实是我内心的声音呀!妈妈,你听——
妈妈,昨天我拨了一个空号
我说,妈妈,我在三百公里外想起你
我已很久没为你拔头上的白发
喝你专为我煲的浓汤
在你落枕的时候为你按摩
看你闭着眼睛静静靠在我胸前
妈妈,什么也不说了,你知道的,这一生,无论贫穷、疾病,还是老迈,你在我心里,永远都是最美的。
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