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晨风细雨文集最新章节!
某县城医院门口有个小卖部,小卖部货架上摆放的商品大都是奶粉、红糖、麦浮精、麦片等营养品,主要是为来医院看病人的准备的“礼品”在这家小卖部的货架上还摆着两瓶“五粮液”酒。真象是羊群里站出两头骆驼来,非常抢眼。而且卖得还非常好,经常见到有人买走,很快小卖部的货架上又摆出两瓶来。在这个还比较贫穷小县城的一个小卖部里,卖这么高档的酒真是有些出奇,谁去看病人提这么高级的礼品啊?有人猜测这准是为县里领导住院准备的,有的人想当官、想捞好处,巴结领导必然要送高档的礼品。可知情人都清楚,县里领导病了,从不住县医院,最其码要去市医院,更多的是去省城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医院,那里不但医疗条件好,更主要的是谁也不认识谁,收起礼来也方便。所以在县医院住院的病人大都是平民百姓。县城距市里还有几百里的路程,本县的老百姓很少去外地看病,他们认为在本县医院看不了的病,在大医院也是白花钱。所以县医院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就象天坛、协和、同仁医院在北京市民心目中的地位一样。可是谁会买两瓶“五粮液”去看病人啊?因此,这小卖部的两瓶“五粮液”成了县城人们的心中之迷。
在县医院的大夫中,最出名的要数外科主治医生杨一凡了,人称“杨一刀”杨大夫是文革前北京某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杨大夫的医术在全县手屈一指,不信你去问问方园几十公里的老百姓,本县的县长姓什么他们可能不知道,一问县医院的“杨一刀”没有不知道的。
在文革刚结束的八十年代初,杨大夫就出名了,那时候找杨大夫看病排队挂号就行了,没有请客送礼这一说,大家都反映:杨大夫不但医术高明,对待病人的态度也好,从来都是笑脸相迎。常有被杨大夫治好的病人为了表示感激之情,给杨大夫送点土特产如小磨香油、花生米之类的礼品,杨大夫也总是推三阻四的不愿收,有的病人扔下东西就走了,杨大夫也总是事后想方设法给对方付钱。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杨大夫还总是只顾埋头看病,从不正眼看病人家属手中的礼品的。后来“杨一刀”去北京某大医院进修三个月,所见所闻,让杨大夫 大开眼界,对他的思想触动很大。昔日的同班同学,和自己一样也拿手术刀,有的上下班开着自己的小轿车;有的买了高档的商品房;有的将自己的子女送出国留学。再看看自己,徒有“杨一刀”的虚名,上班还是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到处都响,已经骑了十多年的破自行车;祖孙三代五口还挤住在两间小平房里。对杨一凡大夫触动最深的一次是他中学的一位同学,在北京做房地产生意的“百万富翁”求他托人看病的事。正当他这位同学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东升的时候,突然被检查出脑子里长了瘤子,要做大手术。当听说中学的同学杨一凡正在北京那家大医院进修时“百万富翁”就请杨一凡牵线,请医院里最有名望的专家主刀。正好杨一凡就在那位专家手下进修。那天,同学的爱人当着一凡的面,将整整八十张“老头票”装进一个牛皮信封里,由一凡带路去那位专家家里登门拜访,临走时,同学的爱人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掏出那个“信封”顺手放在茶几上,说了一句“那就请老专家费心了”专家象什么也没有看到一样,只说了一句“请慢走。”就将他们送出了门。
杨大夫感到无比地震惊,回到宿舍一晚上没有睡着,那装着八千元的信封老在他眼前晃动,八千元啊!这要顶自己多半年的工资啊,听同学的爱人说,现在就这行情,做个大手术给主刀大夫的“红包”都要万儿八千的。杨一凡真是算不清楚,这专家一个月要做多少个手术、收多少个这样的红包啊。
更让杨大夫开眼界的是,做手术前除了主刀大夫有“红包”外,凡是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都有份,甚至连医院临时雇用的护工都不拉下,最少一百元,就连他这个进修的医生,有时给专家当个助手,病人家属也给塞个三百、五百的“红包”开始杨一凡还吃不准,见有人给自己塞“红包”还诚慌诚恐的,不知道说啥好,后来看到大家都心安理得的,象没事一样,慢慢地自己也处之坦然了。
三个月进修完,回到县城后,好长时间自己的心态调整不过来。那一个个装满老头票的红包;那一套套装饰豪华的居室;那一辆辆漂亮的家用小轿车,象电影镜头一样老是在自己眼前晃动。自己在县医院里也是主刀大夫,也是名医生啊。可是县里的人太穷了,来这里看病的人都是本县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更多的是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连看病的钱都拿不起,哪里有钱送红包啊?但是也有例外的,县里终归还是有些有头有脸的人来找杨大夫看病,也有的提出要表示表示的。
一次,本县一位搞建筑的“包工头”带着一位打扮得十分娇艳的女的,来找杨大夫看病(后来听说那女的是包工头的姘头),看完后非要请杨大夫吃顿饭表示一下。这要是在过去,杨一凡一准会推辞掉的,他会嫌那种应酬太累、太浪费时间。可是现如今杨一凡不那么认为了,医生也是人啊,人际之间的交往还是必要的。于是接到邀请的他欣然答应。“包工头”利用杨大夫休息的时候,开着车带着自己的小姘,到本县最豪华的一家饭店“梦巴黎”酒家“嘬”了一顿。那天“包工头”问杨大夫喜欢喝什么酒?杨大夫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啊,不想在“包工头”面前露怯,既然你问我喜欢喝什么酒,那就来最好的吧。杨大夫摆出一副很内行的派头,问站在一旁等着点菜的服务员:“小姐,你们这里有什么好酒?”小姐答:“五粮液、茅台、小糊涂仙等看你们喝什么了?”可别看这小县穷,喝酒的档次却很高,来这里的大都是县里的头头脑脑,有头有脸的人,平民百姓是不敢往这里来的。杨大夫随口说:“那就先来瓶五粮液吧!”随后杨大夫又补充说:“这次到北京进修可没少喝五粮液,现在喝别的酒倒不习惯了。”其实杨大夫只听说五粮液是好酒,活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五粮液是什么滋味哩。于是,小姐给拿来一瓶五粮液。席间,杨大夫从医学的角度,结合人体的各部功能,给文化水平不高的“包工头”和他的小姘,大讲了一通常喝五粮液对身体的好处,并强调指出要常喝、少喝,不能过量,对身体才有好处。听得那两位象洋鬼子看京戏——目瞪口呆,自己虽然没有听懂,还得装着听明白了,不住地点头称是,夸奖杨大夫不但医术高明,还对中国的酒文化有这么深的研究。那位曾在省城某洗发城做过洗发妹“走过江湖,见过世面”的小姐,给杨大夫敬酒时说:“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从今天起,您不但是我的医生,还是我的老师了,我知道了你爱喝五粮液,下次请你吃饭时,还是喝五粮液,来,我敬您 一杯!”那小姐一饮而尽。喝完,推了一把正往嘴里送菜的“包工头”:“你听到了没有?下次还是请杨大夫喝五粮液啊!”“包工头”脖子一伸,急忙将口里菜咽下去说:“那是,那是”
从此后,杨大夫爱喝五粮液的消息在患者中不胫而走。凡是来找杨大夫来看病的人都听说了杨大夫最喜欢喝五粮液酒。有时候杨大夫的诊室里的窗台上,还放着一个五粮液空酒瓶,那是杨大夫让助手用来盛水浇花的,可是来看病的患者和家属一看到那酒瓶,立马就进一步印证了外面的传言。于是来找杨大夫看病的人就想到了先要买两瓶五粮液。
这地方的人对送“红包”还不习惯,上门感谢提上点礼品才是顺理成章的。于是就有人给杨大夫送五粮液了。
不久,医院门口小卖部里也摆上了五粮液,后来不论是有头有脸的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来求杨大夫主刀,都要先送上两瓶五粮液。小卖部的生意非常红火,但是不管有多少人去买,小卖部的货架上始终摆放着两瓶五粮液,有人说,从来没有见过小卖部的主人进过五粮液酒,但她店里的五粮液酒却一直卖不完。杨大夫的高超医术和爱喝五粮液的嗜好,给这个小卖部带来滚滚财源。
后来听人说:那个小卖部的女人是杨大夫的妻妹,是从老家里来专门给杨大夫看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