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小考

锄禾狂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锄禾狂舞文集最新章节!

      “润笔”或者说“拿稿费”不只是近代的事情,探究“润笔”的渊源,恐怕还要追溯到司马相如为陈皇后作的长门赋,陈阿娇失宠后,想起了司马相如,于是“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要仰仗文豪的大手笔“东山再起”结果司马相如不辱使命,写成了绝唱长门赋,作文取酬大概就从这里开了头。

    “润笔”最早出典于隋书郑译列传,据隋文帝杨坚在醴泉宫召见郑译的一个片断:“上顾谓侍臣曰:‘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念此,何日忘之!’译因奉觥上寿。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译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

    虽然以上仅是随意谈笑,但“润笔”这一典故却不胫而走,而“润笔费”还真的被后人实行了,此人便是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为了赏赐作宫廷诗的御用文人,特意设立了一笔专款,名字就叫“润笔钱”并“降诏刻石于舍人院。”(见宋朝事实类苑)

    历史上收入润笔费最多的当推唐代韩愈,据说一部师说得润笔五十万钱,韩一生为他人撰写碑铭近百篇,所得酬金不计其数,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在古代像韩愈那么幸运的文人实在太少,杜甫有诗曰:“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生动的描绘出那些每日辛苦写作、以买文为生的清贫文人的生活窘境。

    旧时的落魄文人受“君子不言利”的陈旧观念的束缚,对润笔索酬多是羞于启齿的,摆摊写字都免不了几分寒碜,摊前总是挂着”借纸学书”的幌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却是个例外,他被罢官后,摆起了字画摊,不以取“润笔”为耻,特意挂了一幅笔榜小卷,上面写明了各种字画的“润笔钱”:“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

    近代文人对于“润笔”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遍认为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拿点稿酬,收些润笔,天经地义,鲁讯先生的生活来源就是以稿费为主,一生稿酬收入近四百万元,相当于中产阶级。解放初期的新中国稿费标准较高,比如赵世理的一部小说集下乡集获稿费两三万元,当时在北京可以买到一套很大的四合院。像青春之歌,保卫延安等一些发行量比较大的作品,往往可以得到近10万元的稿酬。

    到了20世纪末,涌现出一大批靠撰稿获酬维持生活的文化人,收入颇丰,被称为自由撰稿人。有些领导干部看着眼热,也学着出书立传了,或直接卖给下属单位,或摊派给相关企业,更有甚者,还有政府官员因敛财之需,热衷于用题词的方式索取“润笔”“润笔”一度沦落为借出书题字之名、行敛财之实,为群众所痛恨的腐败新温床。

    这一卷“润笔”史事可谓各有千秋,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透过字里行间,各年代“润笔行情”跃然纸上,或有感而发,或有为而作,对“润笔”所持的不同态度,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文人品行、人格的差异,从“润笔”的演变过程中亦可窥见各个年代的社会风情。

    参考文献:1、隋书2、宋朝事实类苑)3、唐宋八大家4、炎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