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话题

锄禾狂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锄禾狂舞文集最新章节!

      近日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将军在央视一套热播,该剧以清朝康熙皇帝平定台湾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施琅成功“平台”的历史过程,全剧围绕是否平定台湾、是否允许分裂势力“自立乾坤”、是否起用施琅为“平台”主帅、“平台”战略的实施等系列重大事件,展开了跌宕起伏的剧情。施播出后,关于施琅是否是英雄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对于施琅的历史评价的分歧较为严重,焦点在于施琅降清,反清,再降清的反复过程,呈现出一反一正两个阵营。

    正方坚持施琅是英雄“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先人有功于国家民族,未若空谈心性之腐儒。到得头来,投降卖国的恰恰是空谈心性之腐儒。施琅真真大英雄!”(王达三)“英雄说”强调了施琅“平台”是顺应历史潮流,是为一个国家统一作出的巨大贡献。真可谓“武功既崇文德治,勋名照耀垂汗史”清政府收复台湾之后,不仅防御力量得到加强,而且对于全国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及其与内地的密切联系。

    正方引用施琅在收复台湾之后给康熙皇帝“折子”:“台湾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论彼中耕种,尤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借内地挽转运输,亦断断乎其不可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台湾,保持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施琅头脑清醒、眼光长远之所在。另外,看待施琅这一历史人物,应当摒弃明朝遗老对他的偏见,用科学的历史观实事求是的分析施琅的是非功过,要看到他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因此,施琅和历史上许多爱国将领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是英雄。

    反放则认为对英雄的评判,应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反方首先质疑施琅讨伐郑氏政权的初衷是为了泄私愤、报家仇,和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征讨如出一辙,战争让台湾民众陷于莫大的灾难与痛苦之中。清政府利用施琅讨伐郑氏政权最多是民族战争的继续,和现在台湾回归祖国的人民解放事业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最让反方不齿的是施琅困惑于自己立场的几次变节,回顾历史,作为明朝旧臣,兵败降清,又作为郑氏水军提督反清复明,因父兄获罪被诛,降清反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施琅都是和吴三桂一样的贰臣。“借满清和荷兰水军收复台湾的施琅,无论是当时还是历史,都不应该被中华民族认定为英雄,缺失了气节的施琅也着实有愧于英雄的称号”施琅攻克台湾之后,被封清海侯,世袭罔替。之后在施氏世袭管理台湾的二百多年里,飞扬跋扈,横行霸道,掠取田园,加倍收租,台湾民众苦不堪言,最终倭寇在施氏子孙的手里占领了台湾,得台湾,复失台湾,何功之有?非英雄。

    导演宁海强透露,连续剧施琅大将军最初片名叫作施琅将军,后来改为施琅英雄传,最后确定为施琅大将军,可见在施拍摄的过程中,摄制组也有不同的感觉,所以片名才会不断改变,导演的态度让看客更拿捏不准了。

    台湾和祖国大陆向来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施琅大将军”是否是英雄,都不影响全国人民渴望台湾回归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