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崆峒叹浮华

沉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沉雪文集最新章节!

      寂寞崆峒叹浮华

    沉雪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孔子

    一

    平凉崆峒山,有“山川雄秀甲于关塞”“天下道教第一山”等美誉,又被宗教界誉为“十二仙山”“七十二境地”之一,称为“道教宗主山”

    崆峒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上古神仙广成子在崆峒山中修炼得道,长寿一千二百岁,而形体不衰;东周人赤松子,隐居终南山,修行三十年而成道,后又拜广成子为师,隐居崆峒山;传说中的玉子、明朝张三丰等人也在此修炼成仙。据说黄帝即位十九年,前往崆峒山造访于广成子,求教养身之道、齐家之理和治国之术。崆峒山究竟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吸引这些人物来崆峒山修炼,又有什么奇特的功能,竟然能使凡胎肉身脱俗成仙?我们怀着好奇和疑问,怀着对道教圣地的敬慕,于今年秋天游览了这座名山。

    二

    好事多磨。我们满腔热情起大早赶往崆峒山,老天却阴沉着个脸,加上坐在车内,无法饱览沿途的秀丽风光,更无法远眺崆峒山的雄伟身姿,使人倍感扫兴和压抑。行至山脚之时,满山的绿意迎面扑来,层层叠叠的绿从山脚一直向天上耸立,压山欲倒,使我们一下子置身于绿的“惊涛骇浪”之中,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汽车在盘曲蜿蜒的山路上行了大约半个小时,便停在了崆峒山的中心位置——中台。这时山上却又雾气弥漫,分不清东南西北,也许是崆峒山在有意跟我们玩“云遮雾障”的游戏,先让我们观赏她的神秘之美吧!

    下了汽车,我们在迷迷茫茫的云雾中沿着陡峭的山路拾级而上。这时看不到前路的山,也辨不清近旁的树,心中便愈发地焦急。大伙儿小心地向上攀登,雾气则时聚时散。消散之时,显现出崆峒山的本来面目——逶迤磅礴的群山雄伟秀丽,山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树。远处是层层叠叠、起伏不定、连绵不断的绿;近处则各种林木参差交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苍松翠柏争高直指,傲视云天,辽东栎、银杏等高大树种树冠如伞,遮蔽成荫,国槐、榆树等树木或三五成簇,顾盼生情,或与其它树木相杂,形成茂密丛林,幼株嫩立的乔木、各种各样的灌丛,色彩斑斓的苔藓草蕨散落其间;各种知名不知名的林木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热闹非凡——背阴之处,林木为了得到阳光,便争着朝向阳的地方生长,于是出现了林木一排排密密斜长的景象,非常壮观;这些树木挺拔的姿态和茂盛的长势,给人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感觉。山间时而花香阵阵袭来,时而松涛声声入耳,时而群鸟嬉戏其间,我们贴着石壁,抚着薄雾,时攀时停,心情开始轻松自在起来。如此幽静美丽的去处,可真是个修仙成道的好地方啊!

    行至半山腰,雾气时已散去,远处却又涌起滚滚浮云,将青山干净利落地断为两截。浮云瞬息万变,忽而浓重如海,忽而轻扬成雾,于是,将一道道远山变成了美丽的点缀,那远山便驯服地变幻身份,一会儿清晰,像醉卧石上的仙人道士,一会儿朦胧,像身披轻纱、乘风远去的仙界女子,一会儿又隐隐恢复本来面目,这时有亭台楼阁出现于黛青色的山尖之上,顿觉进入仙境般神清气爽。泾河像玉带一样穿行山中,时隐时现,与缭绕其间的云山雾海一呼一应,忽动忽静,于是整个山脉便成为优游天宇的大鹏,一时飞腾起来。就在我们看得目瞪口呆的时候,却又在忽然之间云雾消散,留得连绵青山。挟着云山雾海的袅袅余韵神游,我们的心已远离尘世,轻轻飞翔起来。

    三

    山无林不秀,无水不灵。崆峒山的水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缺少“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迈,但却是超凡脱俗的水,是充满灵性、且能给人以灵感的水。她在下成为泾河,碧波轻扬,蜿蜒东去,千年万年滋养着两岸的生态,似游龙一般衬托出崆峒山的神韵;她在上化为云雾,连接着天上人间,使崆峒山成为“云遮雾障”的神秘之山。并由此吸引了历史上无数的官宦、学者、文人登临览胜,抒发幽情,写下了大量赞美崆峒山的诗篇。明朝陕西提学副使唐龙赞颂她“灵泉涧引昆仑滴,灏气光含青海风。”出生于平凉,曾经强斗权臣张居正的大官吏周鉴后来辞官归居,写有题崆峒一诗:“褰裳渡清浅,柱杖蹑崇巅。树合诸天外,桥临绝岸边。鸟鸣春硐静,僧卧白云间。倦此淹归骑,藤萝月正圆。”这些诗句该是对崆峒灵水圣山的最好注解吧!

    那天一行人随旅行团匆匆告别崆峒山赶往别处,我暗自为走马观花、未能目睹崆峒灵水或瀑或泉、或溪或流的千姿百态而遗憾不已。崆峒山的水却在幽静的晚上轻轻地进入了我的梦乡。她清如明镜,轻如飞燕,亲如知己,柔柔地铺洒于平川山间,滑滑地穿行于峭壁空谷,轻松地飘荡于山之黛眉,愉快地徜徉于水之横波;时而化作一叶扁舟,悠悠地载着我,漂浮于空谷溪涧,尽享着“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快乐,时而化作纤纤玉手,轻轻地牵着我,漫步于月下林间,体味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梦醒之时,忽然想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的诗句,如果李白去过崆峒山,我想他也许不会写出“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的纯粹想象之句,不会再做为官于皇帝身边的白日梦了吧?那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志向和风度,也当换了“羽扇纶巾,飘飘欲仙”的道家风骨,然后隐居于此,成就一代高士或神仙,断不该遭受那么多的白眼、诬陷、愚弄和无奈,以致郁郁不得志。我似乎在须臾之间明白了崆峒寓山形特点(峭壁绝立,多有洞穴,取其空空洞洞之意)与道家“无为”思想为一体的奥秘,她也确实是得道成仙、步入逍遥之境的理想阶梯,传说中的广成子、赤松子、玉子、张三丰等人寻此幽静之处而修炼成仙,崆峒山的灵性大概就是他们步入成仙之道的“灵丹妙药”吧!

    传说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消失于夕阳的余辉之中,不知道究竟去了何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公案。也有人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现。那场梦之后,我猜想老子西去可能经过崆峒山并停留过,说不准还在崆峒山修炼成仙了呢!若不然,崆峒山又是沾了哪家的灵气,修炼出了为数不少的神仙呢?又是以什么样的灵性,被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和“道教宗主山”呢?世人都说老子和道家的那一套是消极遁世,其实是一种误解,老子说“道无为而无不为”他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以伟大的批判勇气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进行了全盘否定,欲用自己的理想彻底改造那个时代。英国哲人李约瑟也说,中国人往往把老子这句话理解错了。“无为”是什么?并不是叫你一点都不为,是叫你不要违反自然的规律,不要乱来,要符合规律再去为,你就能够取得成功。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不为者,以欲无不为也。”真正是洞若观火,把几千年前扑朔迷离的老子看得透彻敞亮:老子的很多话,不过是发泄不满的愤激之辞罢了。老子不是不爱国,不是不想治国,而是想打倒一个旧世界,彻底建立一个理想世界,但是现实太黑暗,太无奈,使他最终弃我们如弃敝屣。著名学者鲍鹏山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桑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和认识老子的思想。汉代初年,统治者对秦朝暴政进行深刻反思,信奉和推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打败匈奴积累了财富,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可见老子的治世哲学并不是没有用,关键是看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用,怎样用。

    四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登临崆峒山,步入大雾弥漫的崆峒山一游,真有飘飘欲仙的奇妙感觉。

    置身于崆峒山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之中,仿佛和大自然亲近了许多,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崆峒众仙的一员。

    沿着上天梯向上攀登,左边一块平地上建有问道宫,右边峭壁上凿有石窟,石窟内有黄帝和广成子的塑像,只见广成子正襟危坐,黄帝虔然问道,那份虚心和虔诚令人肃然起敬。广成子长寿1200岁而形体不衰,肯定就是因为他居于石室之中“餐风饮露,食吸日精”的原因吧!那么赤松子为什么从终南山远奔崆峒,拜广成子为师呢?我想大概是由于一方面广成子道业深,另一方面崆峒山远离京城,远离繁华,远离喧嚣,确实是一块幽静灵性之地,因而更适合于修炼的缘故吧!

    继续攀登,途经棋盘岭,上有一块六七平方米大小的平地,中间置一石头棋盘,旁有石凳,这是广成子、赤松子师徒当年对弈的地方。传说赤松子隐居于崆峒山之后,著成三略,署名黄石公。曾经寓居圮上(今江苏睢宁),装扮成老人,向张良传授阴符经。可见无论是道家,还是后来的道教、道人,并不是消极避世的废人,甚至炼丹糊弄人的骗子,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处世之道和治世之学的,只是后人学走了样,以讹传讹,造成了历史的误会。

    从棋盘岭的小路下行,迎面碰到几个年老的道人和僧人,他们都肩挑两担砖头吃力地攀登着,豆子大的汗珠顺着他们苍老的面颊不停地向下流,而他们却没有停下来歇一歇的兴致,也没有疲惫不堪的神情,只是不时地用手抹着汗水,继续地向上攀登着。他们难道不累吗?肯定不是,我们这些来旅游的人,坐车到半山腰后才下车步行,还一个劲地喊累,何况他们是挑着砖头从山脚往山上爬,而且还都是年长的老人呢?我们非常疑惑,他们不悠闲地悟道打坐,挑这些砖头干什么去呢?是修建道观寺庙吗?好像不是,山上有的是现成的道观寺庙。是修建庭院吗?好像更不是,他们过的并不是俗人的生活。我想来想去,还是未能想出个结果来,但却找到了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道人和僧人的生活原本就是挺神秘的,这也可能就是他们追求自己理想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崆峒山虽是道教圣山,却并不排斥僧人和佛教,可见崆峒山的胸怀是非常博大的,惟其如此,才成就了“天下道教第一山”等美誉,也成就了自己特殊的灵性,最终又用这种灵性成就了那么多的神仙,并且千年万年地滋养着两岸的生态,她是真正救赎万民普度众生的神仙菩萨。

    来到崆峒山中台塔院,里面屹立着一座明代古塔。塔顶生有十余株小树。虽然形体矮小,却一棵棵枝繁叶茂,成为崆峒山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秋风吹过,随风轻轻摆动,使庄重严肃的古塔也显得轻灵可爱起来。导游小姐说塔顶能够生长树木,是崆峒山的灵性所致。

    于是心中释然:崆峒山有那么多的美誉,甚至被称为“道教宗主山”果真是名不虚传。现在如果还有人想学道成仙,只要沾点崆峒山的灵气,也许并不是什么困难和遥远的事情吧!

    五

    中午时分,登上山顶,已是晴空万里。我们这才真正看到了崆峒山的全貌,群峰林立,峰壑如神劈而成,秀丽之中深藏雄奇之美。但是,当看到蜿蜒崎岖的小道上游人如织的喧闹情景——有的顶着太阳伞,有的背着旅行包,有的挎着照相机,一队队结伴而行,一队队匆匆忙忙直奔山顶而来,陡峭的山路变成了“繁华”的街市,而少有的几块平坦开阔之地,则摊点林立,摆满了纪念品、饮料和小吃,一杆杆猩红的旗幡迎风招展,传播着世俗和浮华的信息如果没有连绵的群山和葱茏的林木提醒,还真让人误以为是进入了闹市呢!宋代王安石在他的诗歌登飞来峰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虽然缺少诗人洞穿世事的思想家见识,也缺少他意气风发的改革家气魄,但崆峒山却使我们醍醐灌顶,在顷刻之间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奇妙,看到了世人的浮躁和无知。

    站在山顶,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想起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来。可是今人全然没有了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见着灵山异水,就要想方设法把它变成自己赚钱发财的工具,用商业化的、急功近利的文明加速着大自然和人类关系的疏远。于是,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意没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没有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没有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没有了;在你满怀希望登临这座神奇的大山,准备发一点感慨,收获一点“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感受的时候,她却奉献给你满怀的失意:商贩们摆摊设点,用各种各样的小玩意盘算着你口袋里的钞票,当你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捡了点小便宜的时候,一起的游人却只用了你一半的价钱就买到了你所买的东西;随了俗的道姑佛徒们收取香火钱热情地替游人解难消灾,什么升官发财,什么生子生女,什么平安吉祥,什么逢凶化吉——凡是你能够想得到的愿望,只要你愿意掏钱,他们都能以“救世主”的身份慷慨地帮助你;你极其虔敬地跪拜上香,诚心许愿,大施香火钱,可是你在还没下山之时却已后悔不已——最后你发现自己只是收获了匆匆而来疲惫而去的劳顿,只是收获了平时绝对不会有的愚蠢

    这使我想起朋友所讲的一次旅行的经历。朋友到嵩山少林寺游玩,本以为清净的佛寺能使他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使他纷乱的心绪找到宁静。可是游玩归来,不但没能找到这一切,反而招惹了一肚子的怨气。朋友说少林寺的周边环境已经失去了清净,成了改革开放的“灯红酒绿”之地。从饭馆吃完饭,埋单时价钱翻了一番,他拿着菜单理论,店老板硬说那是旧单子,现在的价格早就涨了,拿着菜刀的师傅紧跟着站在了身后,直到现在,只要一提起这件事,他就感觉心惊肉跳的。

    上山时,朋友租了一架相机照相,租费是每小时三十元钱。朋友用了两个小时后还相机,店主却要收取一百块钱,说什么还应该包括电池的租费,包括闪光灯的租费,包括相机的使用磨损费等等,朋友不给,店主就不退押金,最后只得忍气吞声地付了这笔冤枉钱。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登山临水,原是为了怡情养性,在天地间求得一片从容,寻得一分自在。山性雄奇深广,开朗旷达,启示了仁者的不移;水性沉静温柔,有时有序,培养了智者的不息。古人行山步水,原不只是望望她的高大雄奇,看看她的宽阔明丽,而是要在高山深水之间,培养自己超越豁达、豪迈奔放的心胸。可是身处于现代旅游业之中的灵山异水,已经被糟蹋成了一片污浊之地;而从旅游业中寻找乐趣的人们,乘着疾驰而来的汽车飞奔入山,经过一阵拥挤喧闹的奔波之后,又带着疲惫的身心匆匆而去,他们物我两忘的陶醉在哪里?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里?他们怡情养性的追求在哪里?真正的身心解放在哪里?而出了名的仙山圣水,她的知音又在哪里呢?

    山是豁达的,水是沉静的,她们看得清楚,几千年来默默地注视着人世的沧桑变迁,不笑也不恼;她们悟得明白,熙熙攘攘也好,快快乐乐也罢,生命的清纯最终不能在喧闹中迷失;她们更耐得住寂寞,世无知音,她们不言不语,不急不躁——生命的永恒,不能在急躁中觅得找到,却能在豁达沉静中得以升华。可我总悲观地觉得,她们的这种沉静在如此浮华的现实社会中将会再次演变成老子那样的无奈——如果任凭人们这么吵吵闹闹、吃吃喝喝而不计后果地发展下去,她恐怕会由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被人们化妆打扮成一个头染金发、身着古惑装、脚蹬高跟鞋、全身披金戴银的俗气靓妹,再也没有了往日清纯的面孔、聪颖的头脑、豁达的胸怀、高雅的气质,以及她质朴文静的淑女风范、永远看不厌的丰富内涵。想到她的将来,令人不由心悸:道家欲借无为而实现其有为的目的,广成子等隐居崆峒山,历经千年而修炼成仙,超脱于尘世,但是如果他们转世再生,面对这一块被现代人弄得俗里俗气的笑闹境地,不要说修行成仙,得道治世,恐怕连呆上一会儿的心情都没有了吧!现实中成批成批的游人,背着旅行包,挎着照相机,提着好吃好喝的,走马观花般地热闹热闹一番,悠闲悠闲一阵,他们究竟是为什么而来,最终又将走往何处呢?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做法甚至比老子出关的行为更让人费解。

    临别之时,赋诗一首,以抒心志:

    秋游崆峒山

    崆峒乘雾逍遥游,滴翠凝碧秋气来。

    浮云滚滚巅悬阁,青山隐隐涧生烟。

    古塔托松神灵显,黄帝问道圣名传。

    明朝登高访瑶台,玉宇琼楼不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