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鬼谷子

七十三人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大唐叁龙传最新章节!

    棋盘山,鬼谷子,云羿,对弈,收官。

    “羿儿!”老人一脸欣慰的唤道,“你我师徒的缘分便到此为止吧!”

    “师傅!”云羿一脸惊慌,悲喊道。

    鬼谷师傅是他自穿越以来对他最好的长辈,以前他一直不明白为何师傅将他一个人流放在这孤岛之上,对他不闻不问,只是每个月末便来和他对弈一局。开始云羿和师傅对阵的是杀伐之气颇重的象棋,经过师傅的点拨和自身的努力,三个月后,和师傅的第三局,云羿便下赢了师傅,那时云羿年少气盛,一心像离岛闯荡,却不想师傅又用防守较重的围棋困住云羿,让云羿围棋上胜过他才放弃离去,云羿没法子,只有苦学围棋之道,又过三个月,和师傅的第三局围棋之战,云羿已到收官阶段,师傅已是回天乏力,却不想听到师傅如此言语。

    “这一局还为结束,师傅还有翻盘的机会!你看…”云羿急忙道,他想放弃这局,放弃离开小岛的机会,来挽回师傅的心意。

    “羿儿!”老人抬手阻止道,“这一局为师输得心服口服!江山代有才人出,你的弈局方式不愧一个‘妖’字!”

    “师傅!”云羿一脸震惊,惊讶喊道。云羿前两局被他师傅杀得是丢盔卸甲、灰头土脸,毫无还手之力。云羿痛定思痛,为了将来“下半生”的幸福,不等不出阴招,使用起现代围棋战术。还好他前世也玩过围棋,也比较关注世界围棋高手的巅峰对决。他结合中日韩三国围棋对抗多年来的巅峰棋招,针对师傅以正压轴,奇谋短缺的弱点,广泛吸收了多位现代围棋界“妖刀”战术,以奇为主,以正辅奇,逼得师傅首尾难顾、错漏频出,而后见缝插针、奇计迭出,再辅以稳扎稳打,局面渐渐被云羿一手掌控,到了收官之势。想到这里,云羿本已是心下颇为惭愧,不料想,师傅一眼便看出他的弈棋的精髓所在,心下震惊不已。

    “羿儿!”老人长叹了口气,好像了却平生所愿一般,将所有的重担都卸下,一脸不知是喜是悲道,“我始终想将你培养成有如你师兄般攻守兼备、正兵伐谋,却始终事与愿违,罢了!罢了!”

    “师傅!羿儿让您失望了!”云羿以为鬼谷子是对他失望,无奈道,“但是羿儿相信,这才是徒儿的棋道!兵道!”

    “你终于明白为师的心思啦!”老人一脸欣喜之色,道,“兵道就是棋道,棋道便是兵道!”

    “师傅!你可不要小看弟子!”云羿见老人一脸喜悦,便也开始“蹬鼻子上脸”道。

    “哈哈!”老人指着云羿笑道,“你这小子,以你的天资,天下谁敢小看!”

    “多谢师傅谬赞!”云羿也不客气,上前居礼道。

    “好!”老人竖起大拇指赞道,“以你的脸皮,出去闯荡,为师也可放心啦!”

    “弟子必不辜负师傅的‘期望’!”云羿无耻道。

    “来!接着!”老人将一块绿色物事扔了过来。

    “师傅,这不是…”云羿疑惑道,这块玉佩很像当时李靖给他的那块鬼谷玉佩,仔细翻看之下,却有细微差别,玉佩中间没有海珠,玉佩的两面各刻着两个秦小篆。

    “这‘连横璧’就交给你了!”老人解释道。

    “连横璧?”云羿一头雾水问道,心下暗自猜测,“玉璧上的两个字应是“连横”二字。“

    “你没有翻看纵横阁中人宫鬼谷室的鬼谷宗卷?”老人一脸郁闷道。

    “啊!”云羿大窘,干笑道,“这个,正在看…呵呵…”

    “你这小子,每日在岛上作甚?”老人一脸调侃,道,“莫非在研究春(宫)图?”

    “师傅,弟子绝对没有!”云羿一脸惊慌,心下却暗道,“我每日夜间无事便把春(宫)图当电影看,师傅这也能猜到!师傅真乃神人也!”

    “哼!”老人一脸不耻,“你果然长大了!”

    “师傅,连横壁是不是我鬼谷一门的信物?”云羿转移话题道。

    “是呀,鬼谷门下共有三块玉佩,分别是由门主佩戴的‘鬼谷令’,纵系弟子的‘合纵玉’以及横系弟子的‘连横壁’。”

    “那次师兄给我的是‘鬼谷令’?”云羿恍然大悟道,“那为何又在师兄手上?“

    “这也是鬼谷一门择徒的特殊之处!”老人解释道,“你小子,以后出岛别自称鬼谷门徒!”

    “师傅!”云羿急忙改错道,“弟子这就回去将鬼谷室的书籍全部背个滚瓜烂熟!”

    “滚瓜烂熟?”老人一脸思虑之色,旋即笑道,“哈哈!好句!不过你也不必如此着急!”

    “那为何师傅一直让弟子出岛后便断绝与鬼谷一门的关系?”云羿一脸不解。

    “这便是鬼谷千年以来的生存之道!”老人语重心长道,“你好自为之,出岛后不要辜负鬼谷所学!”

    “师傅,你这是…?”云羿感觉事情不妙,疑问道。

    “大丈夫行事雷厉风行,你不必多问!为师最后交代你两件事。”老人打断道。

    “师傅请讲!”云羿恭敬道。

    “第一件事便是必须遵循《鬼谷祖训》,第二件事情找到墨门钜子鲁妙子研习机关守城之术。”老人嘱咐道。

    “什么?鲁妙子是墨门当代钜子?”云羿彻底被雷到了,“难怪我找遍人宫都找不到墨家的书物!”

    “小子,为师早就劝你博采众长,这次让你去见识一下墨门的守城之术!”老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道。

    “徒儿这次下山后,定会全力研究各派所长,请师傅放心!”云羿一脸自信道。

    “小子,你我以后不必师徒相称,我也不会再来,鬼谷授艺从不强人所难,你随时可自行离去!”老人一脸决绝,飘然下山而去。

    “师傅,怎么出岛?”云羿刚反应过来,正准备追上前去,可是人影都不见,便对着山下喊问道。心下却是唏嘘,“看来师傅至少也是大周天巅峰级别的高手,也不知一身武功从何而来?”

    “纵横阁…”只听一阵若远若近的声响飘来。

    纵横阁,鬼谷室。

    云羿一脸严肃之色,紧盯着手中的黄书不妨。(别误会,书的封皮颜色是黄的)

    良久,云羿一脸豁然开朗之色,心中涌起豪情万丈。

    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李斯、韩非、范增、张良…诸葛亮、司马懿…冉闵…

    一个个的牛人竟然都是出自鬼谷门下,真是群英荟萃呀,将来能成为他们这样的牛人也不枉此生呀。

    最牛的还是鬼谷的祖训。开篇第一条便是鬼谷门徒必须以匡天下、兴华夏为己任。云羿暗叹:“这才是鬼谷一门千年传承的精髓和生存之道啊!”

    第二条是鬼谷门徒出世以后便不可以鬼谷门人自居。云羿心想道:“人怕出名猪怕壮,难怪在正史中从未看到鬼谷的字眼,保密工作做的真不错!鬼谷先师王诩实是眼光长远之人!”

    第三条鬼谷门徒一纵一横,不得辅助同一方势力,违者同门戮之。这个让云羿感到冷汗直冒,难怪师兄李靖将玉佩交给我时,眼中闪现黯然之色,看来从那时起我们注定便是敌对,也难怪李斯要置韩非子于死地。王诩祖师者简直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和“一山不容二虎”两个真理的开创者和实践者。

    接着云羿又将鬼谷室的其他书籍档案仔细阅览了一遍,终于发现了师傅的名讳—王民。历代鬼谷门主皆是王姓,乃先师王诩之后,鬼谷门一代一般主要只有三个人,门主、纵系人物、横系人物,因为弟子学成后便不再是鬼谷门人,门主的地位更是是牢不可破,千年来传承不断。

    按照祖训,门主是不能出世的。不过其中一段秘辛,让云羿大吃一惊。大新王朝的创建者王莽竟然是鬼谷门那一代的叛逃的门主,不过后来却被新一代的纵系和横系弟子联合其他势力将新朝合力摧毁,这也是纵横弟子千年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联手合作,那一次险些让鬼谷一门烟消云散,至于为何鬼谷一门为何幸免于难就没有记载。云羿料想这定和新一代的鬼谷门主有关,也对,这种作孽的事情,估计后代鬼谷门主也不便于详述。

    至于为何李靖会持有鬼谷令,则和鬼谷一门收徒方式有关。每代门主一般只收纵系徒弟,纵系弟子学成之后,便携鬼谷令和纵横玉出世,择选横系的弟子重任便由纵系弟子承担,选定后便让其携带鬼谷令回鬼谷拜师学艺。所以经常有纵横两系弟子的年纪差距颇大,大多便是由此而来。例如楚汉之争的范增和张良,两人便相差年岁三、四十岁。

    最让云羿戚戚然的,便是鬼谷门徒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纵横弟子以夺取对方玉璧为己任,而且再将合纵、连横两块玉璧送还师门,便可重新得到师门的认可,身后之事和家族便可以得到师门的妥善处理。难怪轩辕弓出现在纵横阁,缘来是冉闵的缘故。

    云羿摩挲着手中的“连横璧“,心中不禁怀疑,这玉佩传承千年而不遗失,实在是奇迹。有理由怀疑王莽当政时期,传国玉玺缺了一角,这一角是不是被王莽那去制作“合纵玉”和“连横璧”?

    还有,云羿在岛上自学,这么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和上面的王莽出世窜汉有关。王莽之前,一直是鬼谷门主亲自在鬼谷岛上授以文武之艺,其后,便开始了门主不得直接传授学艺,以门徒自身在孤岛学艺为主,这也是为何云羿的师傅王民只通过棋道来授以兵法之学的缘故。这一创新,也不知是何道理。

    岛上的精良的村屋建筑原来是墨门的手笔。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大肆打击捕杀诸子百家的人物,逼于无奈之下,只有躲一时风平浪静,而后,百家门派得到鬼谷门徒卫青的帮助逃到鬼谷岛。这么多人到了鬼谷岛,住宿变成了一大问题,墨门此时发挥特长,将岛中央的平地上,建设起了“新农村”。

    纵横阁则是集合各家所长,共同规划建造而成。岛上的人,都是学术界的精英,保暖思学问,各家博学之士便在小岛上发生了第二次“百家争鸣”,这也是纵横阁中各类书籍文物的由来。至于为何没有墨家典籍?则是墨家那一代钜子在纵横阁落成之后便离开鬼谷岛,故而没有典籍留下。在汉武帝死后,岛上的百家之人也全都离去,由此,这个岛便再无人烟。

    上面的谜题都解开了,云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悲哀之处。鬼谷门徒那一个一入岛不是先翻看鬼谷室的典籍,他倒好,进来就去看兵书、医书、春(宫)图等,把鬼谷室抛于脑后,就是他师傅如此好脾气的人听了都火大,当徒弟当到这个程度,也是古今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