矻矻乎摆谱论教

当ミ枫叶再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当ミ枫叶再红文集最新章节!

      来红袖论坛已有些时日,常看见一些关乎子女教育问题的帖子,不由蠢蠢欲动,也想发表一二浅见。不可否然,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父母心头积压着的一块大石头。孩子未出世,父母便早已灼心于胎教;待出生后成长中,难免会有亟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情味。所以,当孩子有悖于您最初的意愿时,如不能很好妥协,沟通不当,那么,可怜的孩子,你就乖乖脱下裤子翘起屁股准备挨抽吧。由古至今,子女犯了错,只有挨批的份儿。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大旨是这样。孙子因为太调皮,被爷爷掴了一巴掌。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就着自己的脸便左右开工。爷爷觉得很是费解,奇怪地问:“我教训孙子两下,你这又是做什么?”儿子似笑非笑道:“您打我的孩子,我也打您的孩子。”

    貌似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然子不教,父之过。当孩子犯错后,做父母的可扪心自问,有无真正从自身寻求过问题的症结所在?有无怀疑过自己的失职?比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教训孩子的是一套,自己做起来又是一套;比如矫枉过正,提出的要求非孩子所能济事;比如恫吓不准做某事,而又不坦言某事所相应的利害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一本启蒙书籍。家庭教育犹显之重要地位。孩子所处的成长环境,以及您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情状。俗话说得好“恨铁不成钢”您是如何来把握演绎这“恨”字?本人粗略算算,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一、责骂体罚。不管任何时间、场合,指着孩子的鼻子,劈头盖脸一通大骂,以泄心头之怒;或者鞭子藤条,各显其威。揪耳朵还是捏大腿,随手所及。可您该晓得,一味责骂,是往往达不到教育目的。尤其是在用餐时间教训孩子,非常之不可取。而您在愤怒中的失误举动,有可能会意外给孩子造成身心俱创,重则残废终生。

    二、粗暴蛮横。利用“家长|监护人”的权威气势发号施令,颐指气使,从表面简单压制使其降服,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心态和孤僻情绪,并不排除轻生倾向。长此以往,积郁压抑将带来不可救药的致命后果。

    三、威吓哄骗。注意一下我们生活的周遭,不乏听到此类话语。“再不听话,我就叫警察叔叔马上来抓你!”“再闹就把你丢到河里去不要了!”诸如威吓方式。孩子看着好像是被唬服了,但残留在他们心里的阴影,可小可大,可轻可重。再者,警察叔叔多可爱啊,您怎么就忍心将如此勇敢的形象从他们心底连根拔起?建议三思而后言,慎重择词。事实上,连哄带骗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您可以用玩具、金钱、零食及一切可以诱惑童心的东西,来收服孩子。可曾想过,也许会有这么一天,他们也能利用类似方法去哄骗他人?那时孩子所接受的哄骗意义将完全舛驰于您教育的初衷。何况电动玩具抑或飞机模型,全凭孩子一时兴致,根本触及不到内在因素。

    四、善诱引导。这时,您需要闭目深呼吸,绝对保持冷静,完全放下家长的架子,试着耐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继而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细心讲解,谆谆善诱,引导孩子走出思维的误区。须知,孩子一旦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其内心是您无法评估的恐惧与惊慌,也正是他们心灵最脆弱的时候,您此刻的善解与宽容所带来的心灵震撼,比任何惩罚都要来得更强烈。试问,您觉得以上哪种“恨”的方式,才是最可取最有效的呢?

    写到这,突然想起一句大家都应该很熟稔的话——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是么,好比拍皮球,您使的劲越大,皮球就会弹得越高。我欲将其引申至我的论证中来。很多时候,您越给孩子训斥加压,他们的叛逆心理反而越加强烈,就越要与您针锋相对。何苦呢,在您给他们进行教育的同时,请别将孩子的性格棱角完全磨平,毕竟失去了刺的刺猬终不能很好地生存。

    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绝对不能忽视自身言行举止所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夫妻间的口角或者打架、思想品德的匮乏等等,终将对孩子发生潜移默化之不良影响;不随意挖苦讽刺,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如若不然,久而久之,必将让孩子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我很没用;也不能骄纵惯宠。当今家庭一般只有一个独生子女,集万般宠爱于一身,您或您家人不顾一切的溺爱,会给埋下意想不到的弊端,祸患无穷。

    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性意识也会随之逐渐萌发。为人父母,该如何处理他们那些天真烂漫的问题?这又让我记起“溺水一瓢”老师一篇文章之侠女要问出处曰:“‘妈妈,我可以问你问题吗?’‘可以,只要我知道。’‘我是怎么来的?’‘爸爸和妈妈结婚了,打算要一个宝贝,然后呢,爸爸就放了一颗种子在妈妈肚子里,种子遇上了妈妈身体里的小细胞,就变成了你呀。’”堪称经典。对孩子那十万个为什么,应有问必答,实在不知也不能直接回绝或糊弄其辞。百忙之中,多抽些时间和家人一起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玩玩,既长见识,又能拓宽视野。之于孩子的物质欲望,切莫一拍即合,更不能许空头誓言,口惠而实不至,多多少少会在他们心里植下一些不必要的隐患。

    当孩子犯下错误,夫妻俩口切记不要“双管齐下”一同呵斥。你骂罢来我教训,只能会让他们感觉置身于绝对孤立的境地,从而加深伤害。其中一位要担当起好好先生或和事佬的角色,你教训罢我来哄,一唱一和。值得注意的是,角色要随时变通,免得孩子专门依赖于一方庇护,而难以认清自己的错误方面,产生动摇悔改的情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深刻错误,走出误区。

    论孩子的前途,无情地剥夺其自由,而盲目于补习、背诵、做习题,结果收效甚微。您的孩子就是您的孩子,不要拿他与谁家做比较。不如以一个旷达的胸襟,来包容您无可替代的儿女。今非昔比,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已经走远。经心观察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或许您一直忽略他们还有那日渐显现的何种过人天赋,比如钢琴、歌唱、绘画、制作找到那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发光点,将星星之火撩亮,让其熠熠光芒成就明天的辉煌。

    总而言之,孩子是未来希望的种子,我们便是能提供这幼苗的温床。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吧,让他们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这条路固然艰辛漫长,只要彼此鼓励,只要彼此相拥,只要彼此深爱,奔跑在人生的旅途上,柳暗花明,总会有灿烂的阳光。